亲子关联你的妈妈是边缘型人格吗用童话故解读畸形的母女关联

冒险动漫时间:2024-04-27 17:38:13点击:13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最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具有不不变、冲动和自毁的特点,并害怕被抛弃。虽然男性也会出现边缘性人格障碍的问题,但是女性患者的数量要远多于男性,临床比例为2:1。


如果母亲有边缘性人格障碍,那么孩子从人生的劈脸就会面临一个情绪不不变的妈妈。他们与母亲之间形成的也是非安全的依恋关联。
边缘型母亲的子女通常会这样描述自己的妈妈:“荒唐、不可托赖、粗暴离谱、荒谬无稽、愚蠢。”
虽然边缘型的母亲不会只养育女儿,也会养育儿子,但是儿子会想要摆脱这种畸形母子关联的能够性比较低。如果母亲是边缘性患者,儿子随后也发展出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话,那么男性更有能够在随后的岁月中锒铛入狱。如果没有发展出边缘性人格,那他们能够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孩子,有能够长大后和具有边缘性特征的女性成婚,再次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样的男性通常都是成功人士,他们防御性很强,非常抵触承认自己的母亲是有问题的。


美国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安·罗森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超越让你备受折磨的母女关联:理解边缘型母亲》。因此,我会结合这本书,来谈谈如何理解这样的边缘型母亲,并且作为成年后的女儿该如何摆脱这种畸形的母女关联。



边缘型母亲的总体形象
要识别一个人是否具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很困难的。
对于点头之交的人来说,他们似乎很正常。边缘型患者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互动方式。从外表或者在公众场合中,他们有能够也会呈现不同的人格。在一些规则既定的环境中,他们能够表现出比较优越的状态。
但是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边缘型母亲的形象却是这样的:
1、由于边缘型患者的规则意识和预期是模模糊糊的,甚至是几乎不存在的,所以孩子会感到长期焦虑,因为他们对母亲的行为毫无确定感。
2、边缘型母亲能够会因为孩子的表达自我而惩罚他们,她们还会暗示孩子的观点是错误的,否定孩子的视角。她们会有意识的歪曲现实,其目的是防止自己被抛弃、维持自尊或者避免冲突。
3、边缘型母亲通常会遗忘痛苦的阅历,而子女却清晰地保留这些记忆。而因为记不住过去的阅历,所以她们也就很难从阅历中学习。
4、边缘型母亲还会把诋毁孩子作为一种教导孩子的方式,意识不到这种方式惊人的破坏性。
5、在社会交往中,边缘型母亲能够是富有魅力、光彩照人并且惹人喜爱的,但是她们在人前和人后的差异,会让孩子觉得母亲的一切都是假的。


幻想母亲和边缘型母亲的对比:

幻想的母亲

边缘型母亲

1、安抚自己的孩子

让孩子感到困惑

2、为自己不当的行为向孩子道歉

不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道歉,或者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不当的行为

3、自己照顾自己

期待别人来照顾自己

4、鼓励孩子独立

惩罚或不鼓励孩子独立

5、为孩子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嫉妒、无视或贬低孩子的成就

6、建立孩子的自尊

破坏、贬低或损坏孩子的自尊

7、回应孩子不断变化的需求

期待孩子回应自己的需求

8、帮助孩子冷静下来并且安抚孩子

惊吓孩子并且让孩子不安

9、使用合理的逻辑和自然产生的成果来管教孩子

对孩子的管教前后不一或喜欢用惩罚来管教孩子

10、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被他人喜欢

如果孩子被人喜欢,目前就会感到自己被遗忘,会嫉妒或怨恨

11、从不威胁要抛弃孩子

威胁要抛弃孩子,或者以此作为惩罚手段

12、相信孩子内心具有美好的品质

不相信孩子内心具有美好的品质

13、信任自己的孩子

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四种边缘型母亲
边缘型母亲一共有4种类型:飘泊者型、隐居者型、女王型和女巫型。
下面我们分别用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形象来解读一下这四种边缘型母亲。
1、飘泊者型母亲。
代表人物:灰姑娘。
灰姑娘是欧洲民间广为流传的童话故事,其中以德国的格林兄弟编写的流传最广。父亲再娶后,灰姑娘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担水、生火、做饭、洗衣,而且还要忍受继母和其女儿对她的漠视和折磨。到了晚上,她累得筋疲力尽时,连睡觉的床铺也没有,不得不睡在炉灶旁边的灰烬中,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由于这个原因她被人称呼“灰姑娘”。继母女儿要礼品是要“好看的衣服”或“珠宝”,而她提出的却是只能是“树枝”,她会拿着“树枝”到生母坟头哭泣。


这就是飘泊者型母亲的形象:无助、无望,并且习惯于牺牲自己。
她们觉得自己无力选择自己的方向,她们抱怨自己的不幸,又谢绝接受别人的帮助。她们需要保持这种无助,这样可以获得一种安全感。
她们的内心体验是牺牲。她们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她们很容易放弃对外部世界的节制,所以她们的下场就是成为牺牲者。由于她们弱不禁风的表现,常常会激发人们的保护欲,所以灰姑娘碰到了王子。但是,由于她们一直处在没有办法照顾自己的状态,这也会让周围的人觉得不胜其烦。如果母亲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也会让子女感到疲于应付。
飘泊者型母亲的典型特征是:
1)过于消极,过于纵容。
她们对只能啃老的孩子是比较纵容的,所以长大后孩子能够会谢绝家务,学业也一塌糊涂,经济上也无法独立,只能啃老。
当然也有能够因为她们的长期不负责任,所以会让孩子激起强烈的保护欲。这些人的孩子也很有能够会选择从事帮助他人的工作。
2)不认可自身能力,倾向于从事要求低于自身能力的职业。
她们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且这种信念会引发自我验证效应。而孩子能够会将母亲发展出来的信息内化,也觉得自己不够好,并且低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3)能够会陷入慢性疾病的折磨,要么频频就医,要么完全无视自身的健康。
4)会纵容孩子,也会无视孩子。
认为自己没有办法保护孩子免受痛苦的飘泊者型母亲,会放弃孩子的监护权,这是她们作为母亲的终极自我牺牲。


5)倾向严厉的对待自己,而不是纵容。她们对生活的一切要求都很低,因为内心深处认为自己配不上所需要的那些东西。
6)她们巴望一切可以奇迹般好转,借助这样的幻想,来逃避自己内心的事情。就像灰姑娘的故事,神奇的水晶鞋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7)她们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去获得满足,于是会把自己需要的东西拱手让人。因为她们觉得别人能够更好地照管这些东西。
总的来说,她们的人生信条就是:生活太艰难了。
2、隐居者型母亲
代表人物: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也是《格林童话》收集的经典童话故事,讲述被后母虐待的白雪公主,为了求得一线生机,逃到森林中,和七个小矮人居住在一起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小矮人的警告比较能形容白雪公主的内心“小心你的后母,不要让任何人进来”。


这就是隐居者型母亲的内心感受:如果不去感受,不让外面的世界碰触自己,那样会安全得多。对外部世界的惧怕,让她们选择“隐身”,不希望被别人看到,也不愿意请求帮助。
隐居者型母亲喜爱独处,同时又偏执地巴望归属感。她们是封闭的、隐秘的,她们极少会大声说话,她们最好一辈子就像白雪公主一样,藏起来,不被人关注,好像有人关注就有人要她们的命。
她们的主导情绪状态是惧怕。她们保持高度的警悟,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就好像一个被欺侮或者被加害的孩子。她们需要内心的踏实安定,但是却没有能力去接受这种感觉,他们既害怕被节制,也害怕被抛弃。
隐居者型母亲对孩子健康会过度敏感,导致孩子也会失去判断自身幸福感的正常标准。在社交活动中,她会假装一切正常,以此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猜疑,因而难以接受的任何挫折。对她们来说,人际关联是事先安排好的,社会化是一场对自我的背叛。
她们的内心体验是被害。她们坚信人类是危险的、邪恶的,而那些兴趣或者价值观和她们不一致的人尤其危险。她们也无法忍受暴露自己,因为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自然就不会失去,也不会被拿走。


隐居者型母亲的典型特征是:
1)过分的占有欲和节制。
她们常常会过度保护眼里完美的孩子,诋毁眼中一无是处的孩子。她们毫不顾忌地苛责这些孩子的外表、朋友、学业成绩和个人习惯。这些都是隐居者母亲将自己的羞愧感和耻辱感投射在孩子身上的表现。
2)离群所居。
隐居者型母亲会把孩子拖入自己的保护壳,她们认为这才能让孩子免于危险。但是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于是,孩子想要探索世界的行为会威胁到母亲的安全。于是,母亲会阻挠孩子在独立性、社会化以及自主性方面的发展。
对于巴望自由和独立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会反抗或者怨恨母亲的过度保护。所以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隐居者型母亲的焦虑感会越发强烈。
3)害怕被谢绝更甚于害怕被抛弃。
她们比较能够容忍被抛弃,是因为她们能够容忍孤独,但是谢绝对她们来说是毁灭性的,因为谢绝代表着失败。由于害怕被谢绝,所以她们很难向他人求助。
4)过度的反复思虑。
在孩子的眼中,这些妈妈的眼眼里总有什么事,哪怕一句无伤大雅的评论也能引发他一天的恐慌。她们坚信,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理解她们所担心的这些事情的严重性。
5)嫉妒心极强。
她们有很强的占有欲,不愿与他人分享相关资讯,也不愿参加社交。别人不会理解,对她们而言,分享是一种威胁。


6)感知过分警悟。
她们的知觉十分敏感,这是她们内心强烈的惧怕带来的成果。因为她们时刻生活在警悟中,所以她们会注意到其他人注意不到的东西。
7)激起他人的内疚和焦虑。
隐居者型母亲常用内疚感来节制他人。她们会把人逼到墙角,让他们不敢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行动。
总而言之,隐居者型母亲的信条是:生活太危险了。
当母亲把惧怕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内化到孩子的心中,而孩子会把母亲的感受当作真实情况。隐居者型母亲的孩子习惯于高水平的焦虑,当他们感到焦虑的时候,他们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当然这一点也会蚕食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没有办法区分什么是适当的焦虑,所以一个充满焦虑的孩子便很难在学校集中注意力,入睡也会比较困难,也不容易实现发展目标。他们学会了害怕,却不理解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
3、女王型母亲
代表人物:《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红皇后。她是一个自私偏执的人,从小就和姐妹争宠,因为姐姐吃多了果塔,她记恨了一辈子,并且还喜欢向母亲告密。长大后更是任性妄为,一定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
这些人迫切希望展示自己,从而激起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以便通过他人的赞美来对抗自己一文不值的感觉。实质上,她们是为了对抗自己内心的空虚感。


她们的主导情绪是空虚。孤独和空虚是两种情绪体验。孤独是丧失造成的,触发的是悲伤,而空虚是由被剥夺造成的,触发的是愤怒。对她们而言,当自己是小时候的时候,她们感到自己被别人掠夺了,于是她们会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是拿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是正当的。
她的内心体验是剥夺和嫉妒。
她们的人际关联是肤浅的。而这些人际关联中始终弥漫着疏离的气氛。除非周围的人为她们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包括孩子在内,她觉得都是对自己生存的威胁。
女王型母亲的典型特征是:
1)不顾一切需要“镜子”,以便时刻照出自己。
她们脑子里充斥的是自己的形象和孩子给人的形象。所认为了获得妈妈的欣赏和喜爱,孩子必须遵从母亲的兴趣、价值观、品位和偏好。
2)渴求关注名望或优越感。
她们往往通过比较车子、房子或私人物品来衡量自己,无论什么东西,她们都想要最大、最好的。她们对外展现自己的财富和成功,以此来弥补内心缺失的自我价值感。
3)孩子是用来“秀”的。
她们往往会高估孩子的能力水平,鼓励他们去参加一些有危险或遭遇容易遭受挫折的活动。
4)她们无视规则,总认为自己是特例。


女王型母亲的信条是,这一切都是我的。
她们会奋力夺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不达目标不罢休。她们“我最优先”的原则不可避免会让孩子心中滋生怨恨,感到自己被剥夺了。没有人能够填补女王型患者内心的空虚,孩子能够憎恶母亲加诸他们身上的期待,不再试图取悦自己的母亲。
有些孩子能够为了延续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联,迫使自己持续追求完美,但他们最终会发现母爱是有条件的,一旦孩子努力失败了,他们就会收回自己的爱。
4、女巫型母亲
代表人物:《糖果屋》中的继母。
《糖果屋》也是格林童话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其中的继母令人印象深刻。她向丈夫提出“把孩子丢到森林中”,并且在聪明的继子多次返回家后,继续坚持把孩子送到森林中,直到送到森林最远处,让他们找不到。


普通的母亲会为拯救孩子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而女巫型母亲会为拯救自己而牺牲孩子的幸福。孩子被当作牺牲品,也能够会扮演调停或拯救这样的角色。
如果孩子敢于抵制,那么则会面临进一步的惩罚。她会把孩子逼到死路,从而激发她们的反抗。大多数的时候,孩子能够会把对抗的武器指向自己:不要再接近我,否则我会自杀。一般来说,小女孩倾向于伤害自杀,而小儿子则倾向于将怒火向外燃烧,相对于伤害母亲,他们会选择肢解小动物作为宣泄。
她们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憎恶以及自认邪恶。
她们不相信自己拥有基本的美德,也没有能够感知他人善意的能力,哪怕是自己孩子身上的善意。


女巫型母亲的典型特征是:
1、残暴地节制和惩罚孩子。
她们需要彻底节制自己的孩子,而且会虐待辱骂那些被她当作泄愤对象的孩子。
2、怀有可以毁灭一切的愤怒。
母亲会摧毁他人,这样一来,在心里这些人就不存在了。成为泄愤目标的孩子,就代表着母亲想要摧毁的某些特质。
3、组织诋毁攻击。
她们最常发动对伴侣的诋毁和攻击:我要像他伤害我一样伤害他,我要毁了他。
4、在群体中煽动矛盾和冲突。
女巫型母亲善于分化他人,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听到的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5、敌意掩盖着惧怕。
她们乐于看到别人脆弱或无力的样子,羞辱他人会让女巫型母亲感觉好受多了。和这些人打交道的人必须知道,女巫型母亲的强烈惧怕激发了她们具有敌意的行为,她们会把自己的惧怕投射在别人的身上。
女巫型母亲的信条就是,生活就是一场战争。
她们们会按这种认知去抚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准备好去憎恨。



边缘型母亲的孩子会是什么样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孩子会慢慢学着如何放弃真实的自我,因为对他们来说,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必须首先满足母亲的情感需求。
对母亲而言,分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她们会惩罚孩子的自我论断,所以孩子只能发展出不真实的自我。
一般会有三种类型的孩子:
1、“完美无缺”的孩子。
其特征是:
1)不会发展出边缘型人格障碍。
其原因是母亲投射在孩子身上的是她身上幻想化的部分。但孩子身上会出现其他的心理冲突,因为母亲需要和这个完美无缺的孩子融为一体。对他们而言,最致命的冲突就是不真实,当别人认为他们是美好的能干的,而他们却感到对方只是受到了误导和欺骗。
2)焦虑、抑郁,被内心的内疚感所驱使。
他们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焦虑和抑郁很容易找上他们,由于时刻关注其他人的情绪状态,所以他们很难体验到痛快的情绪。
他们常常因为感到满足而产生内疚。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资格代表母亲幻想中的那个人,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生活。
3)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完美无缺的孩子会成为一个成功的成年人,但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成年人。因为他们要求自己时刻都能正确,所以这会扼杀真正的自我。他们可以忍受不讲理的上司、不痛快的工作环境和不完美的婚姻,因为满足他人的期望比自己获得幸福要重要得多。


2、一无是处的孩子
其特征是:
1)发展出边缘性人格障碍。
他们会把自己内心的负面投射在这个孩子身上,让他们去憎恶自己。他们能够从小就会表现出消极的自我概念以及内心的失望。而他们做出近似行为,又会进一步强化母亲对孩子的负面观点。
2)出现疼痛失认。
也就是对疼痛不敏感,缺乏正常的疼痛反应。有研究表示,75%有受虐阅历的儿童表现出自毁的倾向,包括拔毛发癖,即强迫性地拔掉自己的头发和毛发。
3)感觉自己注定一身厄运。
他们会有一种无所不在的失望感。因为他们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东西。他们确信自己也会毁掉所有美好的东西、人和时光。当然最心碎的。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懈的要去取悦母亲。

3、迷失的孩子。
他们对于自己是谁感到困惑不解,并且抗拒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节制。他们很难保住工作,也无法信守承诺或承担责任。
他们面对依恋具有极强的防御性。无论是个人财务还是人际关联,都认为不是生存所必须的。
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好相处,但这种表象是对生活的玩世不恭。他们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但是他们并不欢愉。




如果你遭遇了边缘型母亲,你该如何自我拯救
如果你业已成年,如果你通过本文,发现自己遭遇的是上述四种边缘型母亲的一种,那么以下的建议是给你的:
1、爱一个飘泊者,但不解救她。
首先,长期应对危机并非子女的责任。
你要负起的责任是选择表达自身需求和感受的方式。飘泊者型母亲并非真的无助。如果发生危机,成年子女必须向母亲传递这样的信息:你可以帮助自己,你也必须帮助自己。飘泊者母亲意识不到子女牺牲自己的需求只是为了拯救他,所以可以通过这样的对话来向母亲显示“妈妈,你是不是希望我明天不上班陪你去看医生”。成年子女需要对飘泊者型母亲“有话直说”。
其次,在做出反应之前先问细节。
你必须考虑到母亲的叙述中存在扭曲的能够性。无需指责飘泊者型母亲说谎,但子女应当询问事件的细节,然后再判断真实情况的严重程度。飘泊者感受应当被认真对待,但他们对人际互动的理解也确实应当被质疑。
再次,指出母亲身上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
飘泊者型母亲身上其实有许多迷人的特质,也因为这些原因,让子女更加难以接受自己会对母亲有愤怒和怨恨。但是,我们要远离母亲身上那些让人不痛快、不舒服的一面,并不意味着是无视他们的存在。指出那些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其实是保持健康母子关联的关键。坦诚说出自己不能忍受的那些,母亲也有机会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往返应你的需求。


2、爱一个隐居者,但不增强她的惧怕。
首先,重新评估事态,不要出于惧怕作出反应。
隐居者母亲并非有意恐吓孩子,但是焦虑是会传染的,孩子能够当母亲不在身边的时候会比较安全,母亲在的时候反而会不安全。因此他们需要学习如何避免把母亲的惧怕内化到自己的身上。而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在自己做出反应之前,把事件的各种细节询问清楚,对他提供的不完整模糊或者概括性的信息应当避免做出反应。
其次,要预料到母子关联亲密过后会伴随着谢绝。
人际关联的亲密会让隐居者感到自己是脆弱的,很容易被人攻击。所以在温暖的人际互动后,常常会伴随着突如其来的攻击,甚至是指责。这样她就可以把别人从自己的身边远远地推开,然而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对母亲产生的信任是很愚蠢的。因此,你应该尽量让自己和母亲的互动保持在浅层,或者就在互动还处于积极阶段就及时停止。
此外,孤独是她的选择,而不是你的选择。
你必须尊重母亲想要与外界隔绝的想法,不过你不必和她一起与外界隔绝。你没有责任,一定要让母亲高兴,也没有责任,一定要把母亲带出她的保护壳。
最后,理性应对母亲的“阴谋论”。
她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假设每个人都在跟她作对,而你不应该嘲笑她们,增强她们的惧怕。你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屈从于她的焦虑,只有这样你才有能力去理智的评估相应的情境。你必须把自己从母亲的视角中解放出来,用理性作为武器来对抗阴谋论。一般来说,指出她担心的事情真正发生之后会带来的成果,才是你可以做的事情。


3、爱一个女王,但不做她的仆从。
首先,让她统治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你的人生。
对女王型来说,手握权力的人就是一种威胁,这些人当然也包括了她已经长大并且打算节制她的子女。你需要告诉她,什么时候她的期待其实是不合理的或不恰当的,就像面对抱着不合理期望的小孩一样。你必须向女王解释清楚,自己能够做到的边界在哪里。其关键在于,对自己保持积极的感受,如果不被她所激怒,那么你就成功的维护着自己的自尊和尊严。
其次,对隐含着附带条件的礼品要保持警惕。
她给别人的东西,总是隐含着附带的条件。她们会把自己的欲望,和自己的给别人的东西绑在一起。她给予别人东西,是因为她们想要换取。她们会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然后发现别人居然没有对自己的礼品感恩戴德的时候,她们能够会要求让你备尝难受的滋味。所以,你应当避免和母亲扳缠不清,努力实现在经济和情感上的独立自主。
4、和女巫一起生活,但不成为她的受害者。
首先,保持安全距离。
这能够意味着不要和妈妈单独相处,在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女巫型和子女表现出的攻击性都会有所降低。如果无法创设安全距离,有能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一些子女没有办法忍受和边缘型母亲的亲密,正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伤害母亲。
其次,远离冲突。
女巫型的敌意会让他们和孩子之间引发争吵,所以当母亲的语调变得尖刻、傲慢,请急速停止谈话。你不要回应母亲企图挑起的争端,马上离开就好。


推荐内容